![]() |
![]() |
![]() |
![]() |
![]() |
![]() |
![]() |
![]() |
![]() |
![]() |
![]() |
10月31日,在第五个“深圳人才日”来临之际,深圳举行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论坛以“聚天下英才 筑创新高地”为主题,特邀海内外专家人才为深圳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圳深耕人才发展与产业创新,新引进各类入户人才120万人,新增留学回国人才超过1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00万人。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要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用人才管理的减法、人才支持的加法,激发人才活力的乘法,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
加强创新人才引进,打造国际人才“蓄水池”。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在人才论坛中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流大学是关键”。目前,深圳已集聚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30个世界著名大学分校区和研究院,未来还将建设更多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大学不仅是人才集聚的载体,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泉”,深圳要大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布局从0到1的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不断加强在“卡脖子”关键技术上的攻关,不断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创新产业链的“溢出效应”。以一流大学为“笔”,以原始创新为“料”,共同绘制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美好蓝图,让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成为国际人才的“蓄水池”,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培养全球优秀学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对即将建设的香港大学深圳校区的殷殷期盼。深圳是一个创新之都,是一片“沃土”,全国技术能手肖清雄从中专毕业到高级技工的成长经历很好地诠释了深圳市“不拘一格促人才发展”的理念。深圳要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讲话精神,在不断加强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为人才松绑,以人才真实所需出发,用好用活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发展建设“高速路”“快车道”,培养出更多适应深圳产业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创新人才。
优化人才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发展“强磁场”。目前,越来越多海归、外籍人才回国来深创业,为什么是深圳?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斯彼克曼、英国籍的赛能顶科技术创始人、总经理奎因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深圳是一个梦想之城”,从海外回国创业的绚图新材科创始人、总经理林海晖更是指出“深圳在产业闭环、金融闭环、政务闭环上的优势,是我选择来这里创业的原因。”创新是深圳精神的灵魂,深圳要在人才创新环境建设方面更加全面,要增强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普惠性,强化产业基础政策保障;要加强科技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制度;要通过投融资制度创新,有效形成“金融闭环”,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培育优质沃土;要简化政务流程,有效优化营商环境。与此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创新发展“强磁场”。
孔雀东南飞,冲锋正当时。人才就像一束光,能照亮前进的路,深圳要沿着“光照”的地方,坚持创新、强化创新,勇当创新发展的第一艘“冲锋舟”。(陈军)
广州市番禺区瑞浪运动船厂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5091591号-2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冲锋舟,漂流船,碰碰船,脚踏船,专业出售水上运动用品 广州市番禺区瑞浪运动船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