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深圳东北部,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明科学城,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这里塔吊林立,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纷至沓来,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光明区坚决扛起光明科学城建设的主体责任,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赶超奔跑,做实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冲锋舟”,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柳艳 通讯员 靳峰
光明科学城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初显
从光明区公常路与光侨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到东莞黄江,不过短短两三公里。但这条路却异常繁忙,大量泥头车穿梭于两侧大大小小的工地。这也是一条含金量极高的路,沿途布局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产业中心。
一个“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光明科学城浮现。
为不断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学集中度和显示度,光明区正加快推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力争年内动工建设。争取鹏城云脑Ⅲ落地;有序推进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设施的关键技术设备和科研平台搭建;加快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等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形成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不断提升“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
光明区还积极探索科研经济发展新模式,推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在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设施建设期间,建设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转移转化平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平台、关联企业深度融合,打造“楼上创新、楼下创业”创新创业综合体。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今年已正式投入使用。
为科学家打造高质量高颜值的“家”
截至2020年底,光明区基本建成“公园之区”,公园总数达260个,总面积达203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30.85平方米,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为了加速打造好光明科学城这个“科学家的家”,2021年2月18日,光明区召开高质量高颜值发展大会,发布《光明区关于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高颜值深圳北部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年见成效、三年大跨越、五年树典范”的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高质量高颜值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典范。
光明区成立城市高颜值建设专项小组,对全区建筑风貌进行全方位把控。目前,正在推动城市设计及建筑风貌审查管控机制、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机制、城区颜值管养维护长效机制三个机制落地实施,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结果呈现,到后续维护管养,形成有效的闭环;创造性建立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专家咨询委员会,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空间中各要素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
对于未来,光明区擘画了这样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图景:到2035年,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基本建成。到那时,一座高质量、高颜值的崭新城区将惊艳出现在世人眼前:一边是欣欣向荣的现代都市,一边是草长莺飞的山水田园,一座座“科学重器”掩映山水间,人文之光、艺术之光、科技之光交相辉映,光明将成为人人想来、人人爱来、来了不想走的好地方。
强党建
以高质量党建
护航光明科学城建设
如何确保“冲锋舟”在正确航向前行?如何为赶超奔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光明区给出这样的答案:主动融入科学城、全面服务科学城,用高质量党建全力护航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力求从组织工作层面破解一批制约科学城建设的瓶颈问题,将党建引领重大项目攻坚的制胜法宝发扬光大,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奋勇前行,汇聚起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蓬勃伟力。
光明区制定出台了《光明区组织工作服务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意见》,构建适应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发展需要的政治引领体系、选人用人体系、基层党建体系、人才集聚体系,推动组织工作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
不仅有引航“灯塔”,光明区还为光明科学城构筑了更宽广坚实的制度“护城河”,如出台了《光明区落实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制度文件,内容涉及高质量发展、科学城建设、民生保障、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
光明区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在全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率先创新打造了光明科学城党建联盟,将科学城核心区域内党政机关、街道社区、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党建工作与科学城建设发展、联盟成员的中心工作同谋划。
光明区把重大项目工作现场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战场”和检验考察干部的“考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探索出“力量汇聚在一线、党组织建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考察培育干部在一线”工作法,形成了光明区党建引领重大项目的“红色密码”。光明区还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光明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意见》,持续探索升级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光明模式”。
广州市番禺区瑞浪运动船厂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5091591号-2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冲锋舟,漂流船,碰碰船,脚踏船,专业出售水上运动用品 广州市番禺区瑞浪运动船厂   |